4月25日,公司披露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0.5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8.17万元。
科力远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回归电池及材料主业,聚焦当前盈利性较好的HEV电池、轨道交通电池、消费类电池、电池材料等业务板块,开拓储能、制氢设备材料等创新领域,由此带来了业绩增长,助长了发展后劲。
此外,科力远(600478)披露了2022年一季报也十分靓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1.76%;归母净利润3157.51万元,同比增长169.93%;
相关人士透露,科力远在回归电池及材料主业后,核心业务提质上量,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经营情况持续向好。随着CHS签订增资意向协议,混动系统业务有望在2022年实现对外合作、独立发展,从而减少公司亏损,增厚利润水平。
科力远打造了国内唯一的HEV镍氢电池配套产业链,并在报告期内完成扩产目标,子公司常德力元泡沫镍、湖南科霸极板、合资公司科力美动力电池的产能全部达到48万台套/年。公司HEV产业链专用电池材料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3.96亿元、同比增长107.4%。科力美HEV车载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25亿元、同比增长63.7%。
高工产业研究院表示,2021年国内HEV电池装机量约0.79GWh,同比增长46%。其中,镍氢电池装机量约0.50GWh,同比增长61%,市场占比达到63.3%。目前HEV电池供应主要以科力美、Panasonic、Blue Energy、PEVE为主,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HEV汽车市场保持持续高增速,2021销量约为58.6万辆,同比增长43%。受市场需求驱动,科力远HEV动力电池配套产业链预计在2022年实现48万台套的销量。
根据丰田全球电动化战略,其2030年的全球HEV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台,混动化步伐不断加速。
科力远表示,未来将依托与国际高端客户的战略合作以及公司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水平,继续拓展其他电池及材料领域的合作空间。作为丰田HEV车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在华唯一供应商,科力远的配套业务存在巨大想象空间。
作为聚焦主业的重要一环,科力远积极推动CHS混动系统业务的独立发展,并于近日签订《增资认购意向协议》,以CHS混动系统技术出资的方式与交易方一同向标的公司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共同拓展储能市场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资完成后 CHS公司将持有标的公司约30%股权。
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CHS的价值被充分认可,既为CHS混动业务独立、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又为科力远专注主业奠定了基础。
市场人士称,根据年报数据,CHS报告期内亏损高达2.3亿元,随着CHS对外合作的实现,公司经营压力将大幅减轻,资产结构更加合理。
但需要指出的是,CHS对外增资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还事关科力远电池业务的要素重构。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CHS增资项目的合作方之一的江西省宜丰县同安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宜春市6大矿山,累计查明锂矿资源储量6000万吨。科力远表示,基于合作方背景,双方有望在碳酸锂及磷酸铁锂材料、数字化芯材及储能电芯等领域达成进一步的战略合作,对科力远深度拓展包括镍氢、锂电、其他电池及材料等产业链在内的主营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国家全力实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储能产业开启爆发元年。科力远在聚焦主业、优化业务结构的同时,牢牢把握碳中和机遇,寻求纵深突破。
报告期内,科力远基于自身电池技术与产业化能力与科力远控股成立合资公司数智能源,以“镍氢+锂电”的数智混储系统破解行业安全痛点,开拓新型储能市场,有利于提升公司电池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
2022年初,数智能源中标了英利智慧(保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项目,科力远将为该项目配套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科力远针对电解水制氢的成本痛点创新推出制氢用泡沫金属,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制氢效率高等特点,可提升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将在今年年中面向国内客户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公司还发挥镍氢电池高安全、长寿命、宽温域、绿色环保的产品优势,服务国家绿色交通规划。2021年,科力远在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的基础上,面向温州、南京等地批量供货。
科力远对内改善经营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及人才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控制公司成本费用,夯实发展根基。
2021年,科力远在强化HEV配套产业链“长板”的基础,对业务结构“加减乘除”,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增收又增利。
根据科力远股权激励计划,其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在2021年-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20%、42%和70%,且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2亿元、1.4亿元、2.6亿元。
“聚焦主业后,科力远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为公司主业未来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熟悉科力远的市场人士表示。